文学悦读 | 谭晶华教授:日本文学的黄金时代——从夏目漱石到川端康成
日本的一些作家,就算你没有读过,也一定听过他们的名字和作品。
比如村上春树和东野圭吾是当代最红的日本作家销量王,《挪威的森林》《白夜行》这些作品长居各大文学榜单之上;以及渡边淳一的《失乐园》对情爱极尽放纵地泼墨;还有作家岩井俊二的长篇小说《情书》被改编成电影,上映二十年还是人们心底追忆单纯爱恋的永恒经典。
电影《情书》
如果再往前回溯一下,中国近现代的文学大佬与日本文豪们,彼此间也有着深深的“瓜葛”。
日本文学的写作方式奠定了郁达夫的创作路数;鲁迅在《我怎样做起小说来》中谈过最喜欢的作家,日本的就要属夏目漱石和森欧外。作为夏目漱石的“迷弟”,鲁迅在评价他的长篇小说《我是猫》时仅仅用了四个字:“当世无匹”。
夏目漱石
细数这些村上春树的前辈们,夏目漱石、芥川龙之介、太宰治、三岛由纪夫、川端康成……日本出产了太多世界级的作家。想要了解日本文学,这些名家和力作是绕不开的存在。
沿着日本文学的发展脉络梳理一下,上述这些作家集中在日本的近代时期,也堪称日本文学的黄金时代。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全盘西化,在外来文学的冲击之下,日本文逐渐坛涌现出一批文人,建构出了近代时期的日本文学图景。
我们为什么痴爱日本文学?
它们为何触动人心?
又是怎样对中国文学、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?
日本文学以纤细、敏感、悲哀的格调著称,又带有极度细腻的东方美感,它将日常生活的审美体验融入文学作品中,讲述隐秘而淡淡的宿命感,让文字带有日本物哀文化的情味。也由此形成了属于一套自己的美学体系。
电影《雪国》
譬如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川端康成,他的《雪国》将那种难以名状的物哀美学再次诠释得淋漓尽致,小说结尾时川端写下:
“待岛村站稳了脚跟,抬头望去,银河好像哗啦一声,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。”
写出《日出》的著名作家刘白羽也曾称赞道:“川端心灵蕴藏着的日本古文化之美有多么深,多么厚”。
电影《伊豆的舞女》,改编自川端康成同名作品
但日本文学又不仅仅致力于打造关于审美意识的格局,在很多作家的笔下,对人性的刻画和对命运的思考是一大主旨。在对人生及社会、道德观念的探究过程中,使得这些作品带有某种深层次的严肃。
“今晚的月色真美”,这个经典的低语境式爱情表述就来自大文豪夏目漱石,但夏目漱石留给日本文化的不仅仅是关于美的描摹。他初期创作的《哥儿》《虞美人草》,也充满了劝善惩恶的内容,将人生和社会的生活都反映得非常深刻。
日本动画《月色真美》
谷崎润一郎作为反自然主义的唯美派作家,主张写作要有艺术性,注重溢出的美感、以及愉悦性情的文学。但就是在这样言说美感的笔下,也诞生了看起来畸形和扭曲的“暗黑风”。
除此之外,还有经典的《罗生门》,它的创作者芥川龙之介在这部作品中以怀疑主义的倾向思考,人之初,性本善还是本恶,另外恶又从何处而来。当然,这样忧郁又悲悯的人,最后也走向了悲惨的人生结局,给当时的日本文坛甚至社会带来难以言说的震动……
《罗生门》,上海三联书店
日本文学以其表达的飘渺幽玄,以及含义的隐晦,很多人表示:光从翻译的文字本身入手,难以理解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思想观,反倒有种不知所云、故弄玄虚的感觉。
除此之外,历史背景的缺乏,可能是我们走进日本文学的又一大阻障。想要通透地了解一个作品有趣的灵魂,就要将文学置于时间的长河中回顾,我们不仅能看到文学本身,还可以看到作家们的逆反、怀古、敏感这些多样的个性化人格,以及文本背后的思想内涵与社会意义。
如何能对更好读懂、读透日本文学,有更加深刻的洞见呢?
这一次,我们为你准备了专栏《日本文学的黄金时代——从夏目漱石到川端康成》,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谭晶华老师,长期从事日本近代文学的研究及专业日语的教学工作,作为日本文学翻译名家,他译有日语文学作品70余种。
谭晶华老师将我们消弭日语和汉语间的鸿沟,遵循从明治、大正到昭和的历史发展线条,逐一为我们梳理12种主义与流派,并挑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30位作家,以及最为经典的50部名作进行讲解,结合历史与文化的背景,为我们读懂日本近代文学指一条明路。
从夏目漱石、芥川龙之介、佐藤春夫、谷崎润一郎,到太宰治、川端康成,从《我是猫》《罗生门》《地狱之花》《春琴抄》《草丛中》《舞姬》这些作品中,你将系统性地聆听到不同文学流派之间的变化和传承,构建出日本文学的完整认知与框架。
这些你曾今听说过并且想读,但也许还没来得及读的日本文学经典,都将在这个课程中一览精髓。让我们一同走进日本文学的黄金时代,揭开那些覆于文字之上极其唯美而又悲伤的面纱。
扫描图中二维码即可订阅课程👇
主讲人
必买理由
课程大纲
👇打卡还可获赠“文学盲盒”
扫描图中二维码即可订阅课程👇
👇点击【阅读原文】订阅《日本文学的黄金时代——从夏目漱石到川端康成》